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行情 >
“铁脚板”胜过“键盘侠”

时间:2023-08-10 08:48:34    来源:中国银行保险报


(资料图)

□朱江

近期在调研中,笔者听闻一件事:某银行要求客户经理对所有存量贷款进行一次贷后检查,以掌握最新动态,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大多数人一个月还没有完成,而有一个年轻客户经理不到一周就说完成了,有这么快?行长仔细一问才知,他是关着门在家当了一周“键盘侠”,一户一户的贷款检查报告就从电脑上“批量”产生了。不知如此“批量”产生的检查报告有什么参考价值,不用“铁脚板”去实地走访,能发现什么真问题,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?

在农村,人们把“脚板”功夫很厉害的人称作“铁脚仙”,农民欢迎“铁脚仙”式客户经理。

信息化时代,新技术、新手段给基层工作带来很多便利,但也衍生出一些脱离实际的新苗头。有的客户经理习惯于办公室“电话检查”的方便快捷,陶醉于QQ群、微信群发布通知的“得心应手”,以“网上见”代替“走村串户”,以“键对键”代替“面对面”。

新的技术运用,为银行工作人员跟百姓“面对面”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、更快时效性,银行不断进行信息化、数字化迭代,就是为了让业务办理更便捷、更人性化。有的银行工作人员过于依赖网络等办公,习惯于动动手指、动动嘴巴,天天在方寸屏幕上“奋斗”,而不愿意脚踩泥土、深入基层在大地上奋斗。久而久之,这样可能会弱化“面对面”的基层工作能力。

银行工作特别是农村金融工作,“铁脚板”胜过“铁键盘”。为了省事,用“键盘”代替“脚板”是干不好工作的。田间地头拉家常、走村串户访民情,是农村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好做法、好传统,是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的重要体现。有人觉得,现在是网络时代,还讲“脚板”功夫是不是过时了?尽管时代在发展,群众工作的方式在创新,但只有“面对面”才能“摸活鱼”,在“摸活鱼”中增进“鱼水情”。网上交流是百姓工作方式的有益补充,但不是全部,更不能使之成为“客户经理难得见一面”“自助柜台全面代替人工柜台”的挡箭牌。干农村金融工作要锻炼好“脚板”功夫,并不否定网络技术的运用,更不是要回到无网的“手工时代”,而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,都要以群众的需要为圆心,以服务群众为根本,而不仅仅是从自己方便省事出发。

农村,山高路远,越是基层,越是一线,越需要增强“面对面”工作力。无论是果树种植、家畜养殖,还是开办加工厂等致富项目,不实地看,怎么知道这个项目行不行,若“脑袋一拍,键盘一响”几十万元、上百万元贷款放出去,安全吗?能保证贷款按期收回吗?了解实情,远不是网络上收集几条消息、回复几句问答就能办到的,银行工作人员要不怕吃苦受累,不怕群众“找麻烦”,沉入一线、深入现场、深入农家,用更多的耐心、更多的细心了解实情,为群众排忧解难。同时,“面对面”服务的很多是“首贷户”或不熟悉网络的人群,对于这类群体,“面对面”显得更加迫切和急需,既能更好地服务客户,又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贷款投放的安全性。

农村金融工作,特别是客户经理,其工作实质就是要围着百姓转,了解百姓所思所想,了解百姓困难诉求,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,确定目标,制定方案,把“量身定制”的贷款放出去,到期按时收回来,出现风险及时化解。不管是“键对键”还是“面对面”,都要与人民群众心心相通,更快、更好、更贴心地为群众解决问题。将“键盘侠”本领与“脚板”功夫结合起来,既当“键盘侠”,又当“铁脚仙”,让先进技术与优良传统共同发力,才能让农村金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,才能让农民获得更多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
(作者单位:湖北郧县农村商业银行)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